赞皇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商旅生涯、教育科研、综艺娱乐、投资理财、热点新闻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3-06-30 16:46:40
在b2b网站搜索企业信息 https://www.kuadu.com/news/article-11891.html
近期有一则新闻,引起了很多中国人的关注:海关总署发布公告,把海参崴增加到吉林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的中转口岸。这对于缺乏出海口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来说,无疑是又一个大好的消息。不过中国选择俄罗斯港口用于内贸中转,其实不是今年才开始,早在2020年,珲春-扎鲁比诺-宁波的线路就已经常态化运营。
海参崴港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最大的港口
之所以这次新增的海参崴成为关注焦点,只是因为它的名字对国人来说更敏感一些。但如果我们从面向未来的角度看,可以用于东北货物运输的境外港口,其实不全在俄罗斯,朝鲜也有,而且还具备自己的优点与潜力。
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,吉林珲春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,从珲春的圈河口岸到朝鲜罗津港,只有不到60公里,这种地理位置,就提供了陆海联运的可能性。
珲春圈河口岸新联检楼去年建成
早在2011年,我国首批内贸跨境运输煤炭就通过罗津港试运成功,走这条路线到上海,比通过营口港可减少运距约650公里。公开数据显示,仅由珲春口岸经罗津港运抵东南沿海电厂的煤炭,每年就可达100万吨,按当年的运价,一年节约运费就达到6000万元。
在铁路运输方面,早在2020年,这条线路也已经开展国多国铁路联运试运行,为研究推动构建珲春-马哈林诺-罗津港-中国南方港口的铁海联运战略发展目标,提供了技术指导。
朝鲜东部海岸,从北往南坐落着罗津港、清津港和兴南港,其中前两座离我们比较近,更利于拿来合作。当然,从年吞吐量上来看,海参崴可以达到上千万吨,比朝鲜几个港口加起来还大,但如果加以扩建好好经营,未来也是可以有更大发展的。且朝鲜港口的好处是它全年不冻,这一点上,比在冬季需要用破冰船辅助的海参崴更好。
海参崴港冬季还是非常寒冷的
盯着出海口的不只是珲春。按照延边官方之前发布的消息,早在2010年代,该地已经开始谋推进罗津、清津两个港口的综合利用,不过当时有俄罗斯和韩国的介入,情况相对复杂。如今中俄关系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,韩国的因素又已经被排除,在疫情彻底消退后加速开发,应该可以期待。
如果在货物转运之外再多想一层,这几个朝鲜港口所在的咸镜北道,也有中朝一起发展产业的可能。比如从中国一侧运来所需的一些原材料,利用朝鲜不错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基础,加工后出口到中国南方或者其他市场。这比起只是作为货物转运地,附加值也就更高,对我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,都是有好处的。
珲春位于中朝俄交界处
双方在产业上加深合作的时机,其实也越来越成熟了,因为现在整个东北亚的形势已经不同:第一,俄罗斯被西方制裁,更加果断地把经济重心从欧洲转到中国,东北亚部分就成为重要的连接处;第二就是美国政府对朝鲜的态度,这几年更加恶劣,短期内很难有改善关系的可能性,也连带着和韩国的关系更加僵硬。
在这二者基础上,中方的经济、科技等方面,也比之前更加壮大。那么在发展经济方面,疏远美日韩干扰的同时,和中俄一道谋求更大的发展,就成为朝方想都不用想的选择了。
朝韩或朝美之间的经济合作,因为对方毫无诚意已经停止
朝鲜政府如今是很希望和中方加大经济往来与产业合作的,不过,中间也还是有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。第一是联合国的制裁,第二就是朝鲜自身的政策确定性。
联合国的制裁是最大的问题,有它在,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就有严格的限制,规模也很难扩大,而要是不能增长,就也没有对港口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扩建的必要性。此外,双方合作的方式也会比较单一,难以走向深入。
安理会的制裁,虽然中俄都觉得不合理,也尝试过改变现状,但也不能不遵守。不过从我国外交部的发言来看,未来是存在出现变化可能性的。
中俄在联合国一直推动减轻或解除对朝制裁
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去年就曾经指出:安理会对朝的制裁空前严厉,远远超出核武器和远程导弹的范畴,对该国人道民生产生巨大负面影响。
他强调,安理会涉朝的决议是一个整体,应得到全面、完整、准确执行。有关国家不应片面强调执行制裁,也应为推动政治解决、适时缓解制裁作出积极努力。
美国是主要的阻碍,所以这话也主要是说给它听的。其中意思也很清楚,中俄赞成的是安理会完整的对朝决议,制裁的合法性来源于条款的完整性,光是执行制裁不行,美国一方也应该做出配套的努力。
朝鲜在国际上的主要敌人只有美国
从初衷来看,制裁应该是为了防范世界可能面临的风险,而不可以是扼杀朝鲜这个国家的活路。如果美国做不到自己应该做的那部分,那这个决议的合法性,或许就需要重新讨论了。
朝鲜从2018年开始采取无核化措施,至今已经5年,各方对这个不完整执行的决议的容忍度,还能再有几个5年,那是说不好的。当然,大国之间互相妥协解决问题也是常见的做法,不排除解除对朝鲜制裁,将来也会成为一种可以交换的条件。
朝鲜的国内政局正在趋向稳定
除了制裁,朝鲜内部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外部合作意愿的一个大问题。当然,这个相对国际制裁来说会好解决一些,因为只涉及朝鲜自身。政策是否确定,第一来源于国内政局稳定性,第二来源于国际环境的复杂性,此外也会受到国家间互信的影响。
其中的前两点,朝鲜如今应该是具备的。内部政局相对稳定,而国际环境上虽然威胁仍然不少,但复杂度已经没那么高。结合双方的互动来看,中朝之间的互信,在这几年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,政策上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。譬如,只要朝方下定决心,不说更久,以十年为单位来维持经贸、产业合作政策的基本不变,就已经能够提振外部合作方的信心了。
产业合作比光出口资源,显然附加值高得多
而等到合作的时间长了,朝方享受足够多的发展红利之后,自然也会发现政策稳定对长远发展的好处,日后对政策的变动也就会更谨慎。如此实现一个良性循环,中朝间的合作也就有希望更好地推进下去。
还是那句话,制裁因素虽然目前还在,但绝对不可能一直维持。如果这条陆海联运+产业合作的道路走得通,那么跨境的公路铁路有需要也可以再修,港口的规模和自动化程度也可以提高,更多的产业园也可以出现在两国毗邻之地。朝鲜得到了发展机会,中国东北也能得到复兴,区域生产活动日益繁忙,这种局面,才是东北亚地区长期和平安定的基础。